热词: 公交车站 酒店 餐饮 医院 更多
手机版 欢迎使用8684!
  • 概要
  • 经济

      七里河区位于兰州市中南部,区内依山傍水,滔滔黄河从其身旁穿过,南、北两山夹于其间,全区总面积394.92平方公里,辖2乡4镇、9个街道,居住着汉、回、蒙 东乡等32个民族,总人口50.19万,年平均降水量360毫米,年平均气温10.5℃,全年日照时数平均2446小时,无霜期在180天以上,冬无严寒,夏无酷暑。
  七里河区历史悠久,早在唐代内地盛产的丝绸和茶叶,通过这里源源不断地输往西北少数民族地区和中亚、西亚,欧洲一些国家。宋、元、明,清“茶马互市”曾在这里热闹非凡,贸易发达、商贾云集,是历史上享有盛名的贸易集散地,商品流通的“旱码头”。新中国成立后,在党的领导下,经过全区各族人民50多年艰苦奋斗,农、工、贸各业都蒸蒸日上,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20多年大规模开发建设,各项事业取得长足的发展,人民生活得到了较大的改善,综合经济实力得到进一步增强。
  2007年全区地区完成生产总值132.29亿元,人均GDP 28518元,实现地区性财政收入16.1亿元,一般预算收入2.83亿元,实现农民人均纯收入4898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260元。
  区内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和能源优势,为全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物质条件。主要有煤炭、石英石、坩泥、石灰石、沙矿、路标石等矿产资源。黄河流经区内15公里,地表及地下水年经流量300多亿立方米。电力资源充足, 森林覆盖率19%。七里河区有悠久的历史、独特的自然风光、 丰富的人文景观和多姿的民族风情,区内建有西湖公园、西部欢乐园、石佛沟国家森林公园、黑鹰寺、云霖寺、尖山电视差转台等名胜游览场所和具有北方特色的牛肉面、烤羊肉、甜醅子等诸多风味小吃,令人留恋忘返,不忍离去。
  经过几十年的建设和发展,辖区内有数十家国有大中型企业,主要涉及行业有石油化工、机械、毛纺、机电、食品。乡镇企业也异军突起、蓬勃发展,以黄河企业集团为代表的一大批乡镇企业,成为全区经济发展的支柱。农村经济由传统农业向商品化、产业化经营转变,产业结构日趋合理,农业高科技、高附加值产业的比重明显增大,形成了“百合、蔬菜、林果、畜禽”四大支柱产业,特别是百合产业化工程实施以来,百合的生产、加工、销售已具规模,成为促进农村经济增长、增加农民收入、带动全区创汇农业发展的拳头产品,驰名国内外,远销港澳、东南亚。商贸工作从构筑大商贸、大流通、大市场格局出发,围绕兰州商贸中心建设,坚持市区联动,区城联合,齐抓共建,形成以西津路为主线、以文化宫、西站、土门墩、秀川繁华商业街区为中心的“四点一线”商贸连片开发的新格局。
  以铁路、公路为主的交通网络纵横延伸,四通八达。西北最大的铁路货运编组站建在区内,312国道横贯东西,陇海、兰新、兰青、包兰铁路干线和甘川、宝兰等28条公路穿境而过,电信通讯、电视差转、寻呼电话形式成了完整的体系。金融、财税、商业住宅等各种服务功能齐全。
  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七里河区科研和教育事业取得较快的发展,辖区内有兰州石油机械研究所、甘肃省肿瘤研究所等独立和非独立科研机构十几家,许多科研成果具有国内和国际先进水平。区内还拥有甘肃工业大学、甘肃建筑学院、兰州工业高等专科学校、甘肃省邮电学校、兰州中医学校等十几所大、中专院校以及数十所成人教育学校和职业教育学校。
  2006年七里河区科技工作顺利通过全国科技进步县区考核,卫生工作顺利通过全国社区卫生服务示范区验收,计生工作荣获全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区称号,两个社区荣获全国特奥工作先进社区称号,先后被评为全省平安建设工作先进区、全省残疾人工作先进区,荣获全省双拥模范城“六连冠”,
  七里河区还先后与上海市黄浦区、重庆市金牛区、西安市碑林区、西宁市城西区、沈阳市大东区等县、区缔结为友好县区,对外交往日益密切。目前,全区正在进一步实施全方位的改革开放,在土地开发、税收、用人用工方面出台一系列优惠政策和办法。为了加快全区开放、开发速度,经省、市政府及有关部门批准,先后设立了彭家坪乡工业示范区、西津坪农业新技术综合开发示范区、兰州民营科技园,这些园区是国内外客商和投资者进行经济技术合作和贸易往来的理想之地。
  面向新世纪,当中央、国务院做出了实施西部大开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战略决策,国家制定了一系列鼓励外商向中西部投资的优惠政策,为七里河区的改革和发展提供了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区委、区政府以强烈的使命感和紧迫感投入大开发的热潮中,认真研究确定了加快开发的思路和招商引资的优惠政策,满腔热情地欢迎全国各地以及海内外商家来投资开发。我们将提供全面、周到的服务,在与您的真诚合作中共同发展、共同获益。

      七里河区历史悠久,早在唐代内地盛产的丝绸和茶叶,通过这里源源不断地输往西北少数民族地区和中亚、西亚,欧洲一些国家。宋、元、明,清“茶马互市”曾在这里热闹非凡,贸易发达、商贾云集,是历史上享有盛名的贸易集散地,商品流通的“旱码头”。新中国成立后,在党的领导下,经过全区各族人民50多年艰苦奋斗,农、工、贸各业都蒸蒸日上,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20多年大规模开发建设,各项事业取得长足的发展,人民生活得到了较大的改善,综合经济实力得到进一步增强。
 
   2006年地区生产总值突破100亿元大关,达到109.84亿元,同比增长13.06%,增速从去年的全市倒数第一位上升到第三位;固定资产投资达到43.51亿元,同比增长15.9%;一般预算收入达到2.27亿元,同比增长23.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42.36亿元,同比增长15.3%。
 
   经过几十年的建设和发展,辖区内有数十家国有大中型企业,主要涉及行业有石油化工、机械、毛纺、机电、食品。乡镇企业也异军突起、蓬勃发展,以黄河企业集团为代表的一大批乡镇企业,成为全区经济发展的支柱。农村经济由传统农业向商品化、产业化经营转变,产业结构日趋合理,农业高科技、高附加值产业的比重明显增大,形成了“百合、蔬菜、林果、畜禽”四大支柱产业,特别是百合产业化工程实施以来,百合的生产、加工、销售已具规模,成为促进农村经济增长、增加农民收入、带动全区创汇农业发展的拳头产品,驰名国内外,远销港澳、东南亚。商贸工作从构筑大商贸、大流通、大市场格局出发,围绕兰州商贸中心建设,坚持市区联动,区城联合,齐抓共建,形成以西津路为主线、以文化宫、西站、土门墩、秀川繁华商业街区为中心的“四点一线”商贸连片开发的新格局。
 
   以铁路、公路为主的交通网络纵横延伸,四通八达。西北最大的铁路货运编组站建在区内,312国道横贯东西,陇海、兰新、兰青、包兰铁路干线和甘川、宝兰等28条公路穿境而过,电信通讯、电视差转、寻呼电话形式成了完整的体系。金融、财税、商业住宅等各种服务功能齐全。
  
 2006年七里河区科技工作顺利通过全国科技进步县区考核,卫生工作顺利通过全国社区卫生服务示范区验收,计生工作荣获全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区称号,两个社区荣获全国特奥工作先进社区称号,先后被评为全省平安建设工作先进区、全省残疾人工作先进区,荣获全省双拥模范城“六连冠”,